2016年8月5日,C计划主创郭兆凡受“教育百人会”邀请,为伙伴们分享对批判性思维的思考。本文为删节后的讲座讲稿。
2015年,我前往美国参加批判性思维协会的培训。到场的美国老师们分享的几个案例,很有意思。
一个幼儿园老师,播放了一段幼儿园小朋友做游戏的录音。一个布袋子装着一些小玩具,两个小朋友一组,一个伸手摸玩具,然后会说,我推断这是一只小猪,因为我摸到一个圆圆的鼻子。他说[I infer]——我推断,而不是[I guess]——我猜测。
猜测可以是很随意的。但推断,就要提供证据,要在证据和自己的论断之间建立合理的联系。这个小朋友的推断便是——有圆圆的鼻子的更可能是小猪。
另一个小朋友则以旁观者的身份描述他听到的情况,然后谈谈他认为第一个小朋友的推断是不是合理。
这个看似简单的游戏,其实是在培养四五岁孩子的批判性思维意识:重视证据,能够在证据和结论之间建立联系,以及观察和评论别人的观点。
一个在大学教艺术的老师带来另一个例子。
以前,他的开学第一课,会讲艺术的历史、课程的总体规划这样的内容。接触到批判性思维后,他的开学第一课大变模样。
他从网上找了一些视频和照片,比如有人拿着勺子,在大街上敲栏杆、地面、路灯。破铜烂铁,却发出奇妙的声音和节奏。
还有一张雕塑的照片让我印象很深。我们平常看到的雕塑,大都有个底座,上面托起的形象才是艺术作品。而这个老师展示给我们的,是地面上几十个不同形象的小型人物雕塑,共同托起一个底座,底座之上则空无一物。
他给大家展示这些视频、照片,期望学生们意识到一个重要的概念:艺术,要跳出既定的思维模式——要去质疑,只有乐器演奏出的才是音乐吗?雕塑的底座本身,不能成为艺术品吗?创造,是艺术的灵魂。而这,就是从批判性思维的质疑开始的。
还有个高中历史老师,分享了他是如何讲批判性思维融入学科中。
想想我们的历史课本,都是按照时间、知识点排列的。但现在你还能记得高中课本上的知识点吗?
知识点当然重要,但这些知识点究竟是怎么组织起来的?有什么是我们日后即使忘了这些知识点,也能受用终身的能力呢?
比如在那个老师看来,学习在不同的历史事件之间建立起因果关系,是历史课的核心之一。比如,为什么会发生二战时对犹太人的大屠杀,仅仅是因为出现了希特勒这个人物吗?学生们可能还要研究的,是犹太人的文化和历史、一战对德国的影响、德国当时的文化、经济、宗教状况,等等。能够跨时空的,在不同事件和因素间建立合理的因果联系,这是我们对一个复杂问题进行综合判断的基础。
当然,融合批判性思维训练的课,也不止一种教法。比如同样是中学历史课,延安大学武志宏教授也分享过的一个美国课堂的例子。
历史课上,讲二战结束前,杜鲁门总统下令在日本投两颗原子弹。学生们需要分小组讨论:如果你是杜鲁门总统,希望结束战争,你会怎么做决策呢?你会下令扔原子弹吗?有没有更好的方法?这时候,学生们为了提出其他的方案,需要学习如何搜集信息,逐一分析不同方法之间的利弊和可能的后果,最后综合判断作出决策。这个过程,培养的就是学生面对复杂情况时的决策能力。
徐贲老师在《明亮的对话》这本书里,也介绍了加州中小学教育体系。批判性思维的培养,融合在学校教育的始终,从小学一年级就开始。比如说小学生要学会区分事实和观点,判断证据是否合适,识别基本的谬误,提防宣传;中学要能识别偏见,更复杂的谬误,注重逻辑,进行基本的说理评估;中学高年级时,就要有能力评价公共文本,比如政府公告、政策等等。大学还要侧重学习批判性阅读和写作。这是一个逐步进阶的过程。
美国的这几个教学案例,可能让大家对批判性思维有了一个模糊的印象。那么,到底什么是批判性思维?
1. 批判性思维是什么?
再想想我们每天都要做大大小小的决策。要不要离婚、辞职,在野生动物园要不要停车开门,飞机延误了要不要大吵大闹?做决策的依据是什么?决策是不是明智?我能不能推断到它的后果?
大到公共决策,小到自我选择——怎么推动教育改革?怎么减少社会暴力?怎么改善夫妻关系?怎么让孩子脾气性格更好些?
无论是鉴别信息、做决策、解决问题,大多数人在大多数时候依靠的是什么呢?
是自己的感觉,既有的观点和别人的意见。然后就不断试错,遇到新的问题再想办法去解决,解决不了就自欺欺人、敷衍了事。相信“船到桥头自然直”,但事实上却是不得不承受一些不堪的后果。
而批判性思维,则给我们提供一套思维上的工具方法, 让我们知道从何处入手,怎么样形成一个更明智的判断。
批判性思维,西方叫critical thinking。
美国学者理查德•保罗提出的定义,我觉得是比较清晰的。
他说,批判性思维就是对思维的再思考,[thinking of the thinking]。和它联系很紧密的两个词是:理性、独立思考。是教我们先要认识自己的思维,分析、评估它,知道自己的思维能力处在什么水平,然后不断改善,提高思维的质量。
人的思维是怎么形成的?为什么人和人之间,思维的质量会有这么大的差异?难道是DNA决定的?
其实回想我们开头的几个美国学校教育的例子,大家可能能感受到,不同的学校教育,会怎样塑造我们的思维质量。同样的,家庭教育、媒体、社会也都在塑造着我们的思维。我们以为自己是独立的个体,但思维很可能并不独立。
2. 批判性思维的关键词
批判性思维是对思维的再思考,它有3个关键词:不懈质疑、多元意见和理性判断。
这三个词的提炼来源于武志宏教授的分享,也基于对西方批判性思维的研究。
1. 不懈质疑:不论对别人的观点、还是自己的观点,都要有质疑的意识。要认识和承认自己的局限性,对复杂的问题有好奇心和耐心。但不是为了质疑而质疑,也不是陷入怀疑主义,什么都不相信了。质疑是为了更好的相信。
2. 多元意见:意识到很多问题是复杂的。以开放的心态,平等对待不同角度的观点。对别人的观点感兴趣,而不只是想着要怎么说服别人。不要觉得自己的观点才是最优越的,但这也绝不是说一定要全盘接纳别人的意见。
3. 理性判断:理性,就是不被感情操纵,能经过深思熟虑,有理有据,做出明智的判断。在理性判断的基础上,做出决策、解决问题、采取行动。
Critical thinking有不同的中文翻译,批判性思维是最早和传播最广的翻译,本身批和判与critical之间也有对应。
只是过去几十年,中国社会对批判这个词有很多误解,以为批判就是否定。
香港教育评议会曾用过“明辨性思维”这个词,后来也有翻译为“审辩式思维”,有用辩论的辩,或者辨别的辨,其实大家说的都是英文的critical thinking。
用哪个翻译,本身并不是最重要的,更重要的是要理解它的内涵。
3. 批判性思维的误区
人们在谈到批判性思维的时候,也常常会陷入几个误区。
1. 批判性思维,绝不等同于否定。从对彼此的质疑开始,全面了解多元的意见,最终依靠证据进行判断,结果很有可能是赞同对方,否定了自己的原有观点。所以否定绝不是目的,这个独立思考、追求真理的过程才是更重要的。
2. 很多人觉得,提倡理性,就是否定了感性,甚至是冷漠无情。这其实也是陷入了二元思维的误区。
例如山东疫苗事件之后,有文章说“别和我谈什么理性,我现在就是愤怒。”
为什么不能理性的愤怒呢?在愤怒的同时,依然去追问疫苗事件的原因,反映出的问题,提出自己的意见。批判性思维倡导的理性,和感性绝不是矛盾的。
我们反而要思考的是,我们现在的感性,是不是被社会和舆论操纵的?当我们的理性在发展,思维水平在提高,我们的感性,是不是也变的更丰富、更稳定、更持久、更独立?
当很多人都不敢去搀扶摔倒的老太太的时候,一个理性的人,反而可能更理解善的意义,能分析这个复杂的社会问题背后的因素,能推断到可能的后果。即使真的被讹诈,他也会更有能力去承担自己行为的后果,进一步采取积极的行动解决问题。
3. 批判性思维并不等同于逻辑。逻辑只是它的一个基本标准。批判性思维有比逻辑更丰富的内容。
4. 批判性思维和辩论,也没有必然的联系。学习批判性思维的目的,并不是要赢得一场辩论。辩论是提高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其中一种方法而已。更多时候,我们不一定需要一个现实中的对手,我们可以和自己对话,甚至和一本书的作者虚拟的对话。
4. 怎样提升批判性思维?
下面就基于西方多年的研究,和C计划进一步的研发,简单谈谈批判性思维工具。
很多人可能并不习惯运用工具,但它的好处,是把抽象的、难以理解的概念转化成容易学习、可以操作的方法,让[提高思维能力]这个很玄乎的事情变的有迹可循。
C计划目前的基础课程,有两个最基本和核心的内容:理解思维谬误,学习如何论证
1. 谬误:
首先我们要意识到,人在思考的过程中,是常常会犯错误的。
很多人的观点、决定背后,都存在思维上的错误。
批判性思维工具,就梳理出了近20种最常见的错误,一一命名。如果能避免这些错误,人的思维质量就能有所提高。
举一个例子,很多人都有非黑即白的二元思维方式。例如觉得理性的人,肯定缺乏感性;不是朋友,就肯定是敌人;不跟着骂赵薇,就是不爱国。殊不知理性和感性是可以兼得的;朋友和敌人之间,还有很多种中间状态;骂赵薇,既不等同于“爱国”,与“不爱国”也不对立。
这种二元思维,会限制人们的眼界和选择,激化社会矛盾,让人做出不明智的决定。
这听起来可能简单,但当我们面对复杂的问题和各种信息,能迅速、敏锐的识别出是不是存在非黑即白的谬误,有效质疑,并找到解决方案——这一过程,是需要学习和练习的。
批判性思维的著作很多,对这些思维谬误的介绍也很多。但大多介绍都比较简单,很少和社会、生活中的具体问题联系在一起,让人似懂非懂。
C计划团队,投入大量精力,对这些谬误进行详细拆解,并将识别、破解之道设计成一些实用的原创小工具。
举一个我们最近在线课程的例子。大家或许就可以看到学习这些小工具,对人的生活会带来什么改变。
我们上课学习的第一个思维谬误,叫错误归因。简单说,人会面临各种问题,要找到根本的原因才能对症下药去解决。但,因为很多人思维的广度和深度不足,容易把错误原因当成正确的,次要原因当成主要的,表层原因当成深层的。
所以我们研发的工具,是将“结构化思维”这个概念更加显性化,引入思维导图,明确具体的分析步骤,结合讨论、习题案例,让伙伴们练习如何才能思考得更全面、更深入、更有逻辑。
比如我们课后留了作业题,其中一题是对[南方日报记者涉嫌强奸女实习生]进行全面归因。这个事件曝出后,我们听到了大量谴责受害者得声音——女孩太傻,自身防范意识不够等等。这样的观点,本来就存在”单因谬误”的问题——将复杂问题简单归因于某一单一方面,或将次要原因视作主要原因。
这里展示的,是一个参加课程的伙伴,运用我们分享的工具所做的树状分析图。
而我们的课程,除了给大家这样一些具体的分析技巧、技能,更重要的是,希望把质疑和自省的意识带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。
这是第一周一个小时在线课之后,有一个伙伴分享她的感受和改变。
在我们刚开始设计我们的课程时,就听到很多的声音,认为针对成年人的课程没有意义——成年人就很难改变,“没有三五年,哪儿能提高思维能力”?
我们回应说,我们的课程是针对年轻人——不是实际年龄的年轻与否,而是一个人有没有接受新事物的心态,有没有学习的意愿。
只要一个人有学习、改变的意愿,渴望不断的自我成长——有此意愿,掌握方法,就能事半功倍,少走很多弯路。
2. 如何论证:
论证,是批判性思维的术语,简单理解,就是怎么样去证明一个观点。人的任何行动、决策,其实都是基于自己相信的一些观点,虽然有很多观点存在于我们的潜意识里,隐藏了起来,变成了我们所谓的直觉。
大多数人的观点,其实都是人云亦云。看到媒体上的观点,别人的观点,或者社会主流的观点,多少有点道理,就不假思索的相信了。其实很多主流观点,都是错误的,至少,都是把复杂问题,极度简化了。
对于一个理性的人来说,所有的观点都应该被证明,也就是被论证。
常用的论证方法,是图尔敏的模型:
(图尔敏的模型)
看起来有点复杂?
其实简单说,就是当我们证明一个观点的时候,要提供原因,要用证据去支持这些原因,要了解有哪些反驳意见,能够回应这些反驳,或者因为这些反驳意见,修正自己的观点。最后,能让我们的观点成立的前提假设,不能是虚假的。原因、证据、反驳、假设,这四个缺一不可。
这里常见有2个误区。
1)混淆事实与观点
- 事实:只有唯一答案,比如说,1+1=2,今天的最高气温是32度。大家都没有争议,它现实发生和存在的,不因个人意志转移。
- 观点:带有个人视角,没有唯一答案,但不同答案之间有好坏之分。
我们从小接受的教育,都推崇唯一答案。比如杀人是不道德的,学生的主要任务就是学习。这些听起来好像毫无疑义,所以很多人误把它们当成是事实。但事实上,我们每天说的话,甚至很多所谓的知识,都只是观点而已。
我们并不是说,杀人就是好的,但对于一个理性的人,我们要进一步思考:不同情况之下的杀人应该一概而论吗?比如怎么看待自我防卫杀人?怎么判断是不是防卫过当?怎么看待死刑这种杀人?怎么定义道德?这个问题背后有哪些伦理问题是我们要思考的?一个观点,可以引发相当多的问题。
理解这一点,再去看某些主流媒体的文章,只发表观点,却不说为什么,也不会提供证据,更不会考虑相反的意见。它们只是在说教,直白的说——只是在洗脑。
2)观点多元,误以为观点间没有优劣之分
对同一个问题,你有你的立场,我有我的立场。观点的多元,并不意味着不同观点间没有高下之分。
批判性思维工具,对于一个论证的好坏,提供了一些评价标准。如美国学者理查德保罗提出的评价标准,包括9个方面,分别是清晰性、准确性、相关性、思维深度、广度、逻辑性、重要性和公正性。
怎么理解这九个方面,今天暂时不展开。但我们要理解的核心是,观点之间的差异,并不只是立场不同。我们经常被错误的观点包围着,不断追求更好的观点,是批判性思维的目标之一。
5. 从美国的经验里,我们可以学什么
谬误与论证,只是批判性思维工具里最基础的内容之二。美国在批判性思维领域有很多研究,也提出了系统的工具方法。概括说来,主要有两大体系。
一个是学者理查德保罗主导的分析体系。我去美国培训的,也主要是这个体系。具体参见《批判性思维工具》这本书。
另一个体系,是80年代末美国哲学学会《德尔菲报告》的研究,具体可参见《批判性思维——思考让你永远年轻》这本书。
这两套系统,都提供了一些方法,让人去分析更复杂的问题。比如保罗的系统提出了八要素。
对于美国这些成熟的研究,我们需要怀着谦逊的心态,多多借鉴,站在前人的肩膀上,才可能看得更远。
不过在过去一段时间里,我在给伙伴们上课的过程中发现两个问题:
1)美国的这些工具,大框架非常的好,但不够细致。因为美国社会的教育体制和整个公民社会的发展水平,比中国还是要超前很多的。一些在美国社会看来理所当然的常识性概念,在中国的语境下却需要重新介绍、详细论证。
所以C计划在借鉴美国学者既有研究的基础上,又对每个工具都进行了细化,做了很多原创工具,让人运用起来更清楚。
2)工具怎么样和具体的案例结合,和中国社会的实际情况结合,怎样才能帮助人们更好的解决中国社会常见的问题——这是美国的书上没有涉及到的。而这,也正是我们在做的事情。只有结合深入实际生活的案例不断练习,我们才能真正系统掌握这些工具。
除了具体的工具,美国的两大批判性思维体系,还有个共同点: 都界定了批判性思维的思考者应该具有的一些良好品质,或者说思维习惯。比如有求知欲,思想开明,谦逊,有勇气等等。
所以,批判性思维又不止是一套方法,同时也是一种基于多元包容、公正公平的价值观倡导。
但需要强调的是,批判性思维的工具体系,并不会直接告诉人,哪一个价值是最好的,哪个是不好的——每个人都有权利选择和判断自己的价值取向。
那我们在设计课程的时候,会怎么涉及到价值观问题呢?我们会带着大家分析,不同观念背后的价值观是什么;会教大家如何把一个表层的现象和深层的价值观进行对应;会告诉大家基本的原则是,在获得充分的信息之前,不能轻易的否定;会引发大家思考自身思维的局限性;会让大家反思某一个价值取向是如何形成的,它如何影响人的行为和观念,可能产生什么后果。
提高思维的质量,永远没有止境,但掌握了方法, 就能少走很多弯路,甚至看到立竿见影的效果。
回想今天开头我分享美国教育里的几个例子,我们的教育,是不是也该把批判性思维作为人的核心能力去培养呢?
我们在创立C计划的时候,很多人说,这不是刚需,你们机构要靠什么存活?我一直都相信,批判性思维能力,真的是刚需,只是大多数人没意识到。
人们按照自己被社会塑造的样子生活,却从未思考过人生另外的可能性。很多人也习惯了这个社会现在的模样,没想过我们的孩子可能生活在怎样一个更好的社会中。
改变,就可以从改变自己的思维开始。